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最近召開的兩會期間,習近平三下團組再次明確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主線,同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必須抓緊抓好的重要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確保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順利實施,作為國家經濟金融業的核心銀行業肩負使命,責任重大。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新階段的重大決策
經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國已經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站上了人均GDP一萬美元的臺階,邁入中等收入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國還將面臨著非常艱巨的任務,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應對國際貿易中帶來的種種困難和干擾,確保全社會和人民在目前的生活水平上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需要我們沉下心來,悉心謀劃,在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同時,著手內部經濟模式轉變,真正從過去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切換到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五中全全《建議說明》中指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也是基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而提出的。國際國內大環境的發展變化,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暢通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的供應鏈
一是強化政策支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應充分展現其靈活性多樣性,政策支持要更加貼近實際,貼近需求,確保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資金需求能夠及時有效擺布和浸透到位。要繼續重視做好對中小銀行的貨幣政策支持。二是豐富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要把握好自身職能定位,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效結合,要強化政策引領,強調社會效益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研發豐富多樣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滿足社會不同層次的資金需求。三是加快金融數字化建設。通過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簡化審核程序,提升服務效率,解決大型企業聯合授信,中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風險評估難、抵質押擔保難等問題,從科技層面上破除資金支持的瓶頸。四是充分發揮中小銀行的職能作用。通過中小銀行進一步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手段,全力對接“三農”和鄉村振興,鞏固扶貧成果,解決農村小微客戶小、散、少的問題。
準確把握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五中全會和今年“兩會”為做好“十四五”期間工作作出了重要戰略部署和指導,銀行業要在認真貫徹落實“兩會”精神的基礎上,突出區位優勢和地方特色,切實保障“十四五”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有效實施。從陜西銀行業情況看,目前應認明形勢,抓住機遇,不失時機地加快改革步伐,促進陜西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是要繼續做好后疫情時期中小微企業結構性調整的支持工作,支持創新性長效性小企業轉變經營模式,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環境適應能力。二是利用陜西自身區位優勢,強化“一帶一路”核心區的競爭力,加強對陜西自貿區建設和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推進“一帶一路”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有序銜接,在做大做強“絲綢之路”經濟帶,支持西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三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支持農業和鄉村振興。要認真落實普惠金融的各項政策,建立健全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形成合作、協同、共享的市場體系。四是支持和促進陜西強化科技優勢。積極支持區域內國家戰略型產業、新興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綠色經濟的發展。五是強化陜西對外高水平開放,促進陜西在“雙循環”環境下構建新的發展格局。
強化風險監管,確保銀行業高質量發展
銀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于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銀保監會郭樹清主席在今年答記者問時指出,當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銀行業保險業風險從快速散發轉為逐步收斂,銀行業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但也要看到我國金融業內外環境較為復雜,不少風險點依然值得關注。為此,強化銀行業風險監管意識,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始終是確保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首要任務。二是切實防范和化解重點機構和重點領域內的風險。監管部門要持續關注高風險機構的風險變化情況,對于發現的潛在風險隱患,應及時采取有效預警措施,防止突發式崩塌對區域經濟造成破壞性影響。對于房地產領域、流動性風險、不良資產等“灰犀?!爆F象,也要增強防范意識。要在審慎評估,做好風險預測預判前提下,按照監管工作要求,將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三是要優化監管措施,完善風險防控機制。要建立適合區域經濟實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監管體系,積極探索大型城市和鄉村振興有差別的監管標準體系,探索建立大型商業銀行和中小微銀行有區別的監管標準,確保不發生大型風險和系統性風險。鼓勵和促進中小微銀行采取更加靈活的措施,支持和促進小企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應對目前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的重大戰略決策,愿陜西銀行業在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落實“兩會”精神及“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增強認識,堅定信心,齊心協力,銳意進取,為促進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趙乾軍,陜西省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